《異形:聖約》Alien: Covenant (2017) 影評|試著不過份解讀

25.5.17

從《普羅米修斯》開始,我們就知道Ridley Scott這個鬼才導演的異想世界才剛揭開序幕。沒有三、四集的鋪設,大概都難以說清異形和人類相生相殺的曖昧關係。然而,我們可以獨立地看《異形:聖約》這一部作品嗎?如果脫離了整個《異形》系列的框架,這部電影能獨自站得住腳嗎?這些都是我從電影院看著字幕下滑時思考的事情......


名為異形的噩夢
試想像,你隻身流落荒野,身上只有手機、錢包和門匙等隨身物品,卻要面對糧食不足、無處棲息以及野生動物的威脅。人在野,樹影婆裟,風吹草動,暗示著我們隨時成為虎口獵物。失去群體和都市的庇蔭,原來我們都是如此渺小無助。

久處於食物鏈的頂端,人從來沒有想過「天外有天」的真正含意,是我們亦有可能從覓食者降格為肉糜。我一直認為,這才是《異形》系列帶給我們最大的噩夢。


《異形》系列由1979年啟章,中間4集分別經歷4位大導,5年前終於回歸始祖導演Ridley Scott之手,重啟新作《普羅米修斯》,時序、角色及世界觀通通重新洗牌,循其本,再娓娓道來這部黑暗科幻名作的來龍去脈。

也許珠玉在前,來到今集《異形:聖約》,觀眾都很期待續集能解答他們藏於心中多年的迷思,龐大的資訊量以及完整的邏輯線,承先啟後的一個章節,是一眾異形迷入場前的期望收穫。電影上映一週,各大媒體和群組都紛紛捧出分析解讀文章,影迷亦不甘落後,就著眉眉角角的細節彩蛋討論得如火如荼,令人難以想像一部橫跨三十年多的經典電影系列,放諸今日社會仍然有如此強大的話題性和影響力。


試著不過份解讀
作為《異形》系列的座上客,我對這股解讀熱潮當然喜聞樂見,畢竟有Noise才能保證長拍長有,而事實上從《普羅米修斯》開始,我們就知道Ridley Scott這個鬼才導演的異想世界才剛揭開序幕。沒有三、四集的鋪設,大概都難以說清異形和人類相生相殺的曖昧關係。

然而,我們可以獨立地看《異形:聖約》這一部作品嗎?如果脫離了整個《異形》系列的框架,這部電影能獨自站得住腳嗎?這些都是我從電影院看著字幕下滑時思考的事情。


撇開一切有待考證的解讀猜想,獨立地看,《異形:聖約》無疑是一部製作精良的驚慄Sci-Fi,是那種單看預告片,就令能人心癢癢想立即入場感受的緊湊劇情電影。說到宣傳片,片方很聰明地將今集《異形:聖約》中最精彩而嚇人的一段剪輯出來:一行太空旅行者遇闖神秘星體,成員被不明生物寄生,在密閉的醫療室中失常顫抖抽搐。未幾病人背部破開,血流如注。新生命降臨不再顯得神聖,反而充滿著未知、危險和戰慄。同處於密閉空間中的角色慘成飼料,安坐於電影院中的觀眾,亦無一倖免地嚇得一身冷汗。簡短的一幕,昭告新型異形的誕生,同時渲染出凡人在這種暴力面前的無助和恐慌,氣氛營造一流。

不過電影為了讓情節推進,竟然踏進很多同類型影片的盲點,就是全線降低了角色的智商。年前有一部恐怖電影 “Cabin in the woods”,大玩抽水諷刺傳統恐怖電影的慣用套路。最經典的例子,就是為了讓角色相繼被殺退場,於是安排他們在遇險後仍反智地提出「分開行事」,變相方便殺人犯逐一擊破,順理成章導向眾不敵寡的危情局勢。


格式化的情節走向
《異形:聖約》大製作歸大製作,但很多情節安排和角色反應都未見合理,心水清的觀眾,大概會看得頻頻出戲。要說當中值得商榷的犯駁位大概沒完沒了,但在絲毫沒有事前研究過的神秘星體上,眾人不穿保護衣大搖大擺地郊遊著實不是大膽說了算。面對伙伴一個個相繼陣亡,主角們仍然不提高警覺,屢屢陷入預設的險境之中,也真的看得人心有旁騖。

你或會建議「睇故唔好駁故」,但對於一部邏輯嚴謹細密的科幻電影系列來說,情節的合理性其實直接影響到觀者的投入度,亦將猶如蝴蝶效應一樣奠定了續集的基調。我們熱切關注異形的起源和進化,今集導演亦花很大的篇幅來展現異形凌駕一切生物的純粹強大,但這份令人望而生畏的暴力,委實無需藉著拉低人類的智力來襯托強調。


David: Serve in Heaven or reign in Hell?
早前看過不少就異形的分析文章,從中穿插一篇關於今集主角David / Walter的討論,觀點令人眼前一亮。看完今集《異形:聖約》,大概大家都會認定David為一個不折不扣的大魔王,心懷不軌,企圖作反。如果說異形的恐怖是蠻不講理的暴戾獵殺,那麼David的恐怖,就是經過深思熟慮過後的瘋狂行徑。當然這一切對錯價值,只是以人類自身利益為立場依歸。

前作《普羅米修斯》中,人類遠赴外太空星體尋找「造物主」,渴望解答人類幾千年來對生命的疑問。最終一行人來到稱為「工程師」的外星生物跟前,他沒有法術,更不愛人類,令宗教狂熱者集體撲了個空。

天大地大,宇宙更大,這兒沒有傳統的創世紀故事,只有基因突變、物競天擇的自然法則。「造物主」或不如人類想像般強悍睿智,創造和被創造兩方亦不一定是主僕關係。這段情節其實暗藏一個隱喻:當人類成為造物主,有天亦會創造出凌駕自身的更高上位物種。在《異形》系列中每集必有出現的這個角色,就是人造人了。


人工智能的驚世預言
人造人的身份認同和價值反思,在今集《異形:聖約》中透過David這個角色展現得淋漓盡致。開首的一幕,David甫出生就直面自己的創造主,簡單的一段對話,反映出人類的傲慢和不甘,亦預兆著人造人的野心覺醒,終有一天越過創造主,以下犯上篡奪權力。導演今集將重心放在David身上,不難想像是為了扣連現實世界中,我們對科技既依賴又忌諱,拼命研發人工智能系統,同時憂慮終有一天被自身創造,更為優秀的程式或物種反撲,屆時這部電影亦將成驚世預言。

撰稿之時,Google所設計的Alpha Go程式再度與國際棋手對奕,先拔頭籌拿下兩局。眾人都在熱議電腦的運算功能遠超人腦所及,勢必大獲全勝。陰謀論一點的說法,就是人工智能會故意後勁不繼,留給人類一分薄臉,因為程式早已連情緒、民意都算計在內,為了防止人類意識到自身創造的AI早已青出於藍,將故意潛龍勿用,靜候時機成熟。


其實人工智能不一定視人類為洪水猛獸,就如同《異形:聖約》中的David一樣,利用人類的基因來創造更完美強大的異形,某程度上,其實亦認同了人類在生物學上的獨特性。要善加利用自己的特質和靈性,積極護生守望;還是耽於逸樂,不可一世,最終淪為異形的餌食。「進化,只留給達權知變的優秀物種。」相信是人類在異形世界中最不能忘記的道理。


異形:聖約 | Alien: Covenant (2017)
導演:Ridley Scott
編劇:Dan O'Bannon, Ronald Shusett 
主演:Michael Fassbender, Katherine Waterston, Billy Crudup
片長:123分鐘
IMDb:tt2316204

評分:7.5/10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TEXT: 一樹
圖片: IMDB


You Might Also Like

0 Comments

Editor's Pick

Facebook

Instagram